湖北武陵地区土家族丧葬习俗|土家族的殡葬礼仪|土家族殡葬礼仪6大流程 -天堂思源殡葬网

湖北武陵地区土家族丧葬习俗|土家族的殡葬礼仪|土家族殡葬礼仪6大流程

发布:2019-05-07   阅读(9915)


土家族传统丧葬习俗
 
生老病死,这里大多数人都得经历的一个过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有着不同的文化,当然也就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丧葬仪式,是生存与死者之间的灵魂对话,是人间情感在幻想境界中的阴阳交流。作为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其丧葬仪式无不体现出其鲜明的民族特征。
在武陵山区,尤其是在土家族地区,主要针对农村地区,呈现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几乎每家每户土家中若有老人的情况,都备着棺材,又称之为寿木,其用途是在使老人“归天”(过逝)后能有一个安身之处。一般情况下,棺木用较为好的木料做成,那样可以延长其棺木磨烂的时间,从而防止死者躯体早日腐化,也体现出了后人孝心。
一般,土家老人逝世后,要历经初死,告丧与奔丧,入殓,绕棺,跳丧,抬丧等几个阶段,持续时间不确定,一般少则三五天,多则长达半月之久。
1、初死,古人对死有很多种说法,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之死曰“卒”,士之死曰“不禄”,庶人之死才叫“死”,未成年人之死称为“殇”,还有“弃世” “上仙”等等,不胜枚举。
病人刚断气,就举行“招魂”仪式,有的地方是一人拿着断气者的衣服挥动着,同时嘴里喊着“××呀,你该回来了”,有的地方则是众人扑在“死者”身上大哭,并掀动着病人,希望病人能恢复正常;因为断气并不意味着死亡。假如招魂无效,死者长眠不醒,就哭丧,悲伤大作,“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哭丧完毕,给死者淋浴洁身,孝子给老人换衣服,这衣服在有的地方又称为老衣,包括帽子、上衣、裤子、鞋袜一套,其颜色主要是红、白、青、蓝四种颜色。一般情况下,死者穿的鞋是一种软底鞋,有的甚至只是一层布,为的只是不让死者在奔赴黄泉的路上脚受苦。
衣服穿好后,就要烧“钱纸”——一种被认为是阴间通用的冥币,烧好后把灰垫在死者的脑下,因此又叫“倒头纸”,有的地方不经过烧这道程序,直接就垫在死者脑下,以备死者在阴间有足够的钱花,也代表了后辈的孝心。然后再把死者平放在事先备好的木板上,下面点上铜油灯,又叫“地铺灯”,用竹篮倒扣着。其目的在于防止蛟虫等侵扰死者。
2、告丧与奔丧,告丧即人死亡后,其家属将噩耗告之于众。古丧礼关于这方面的规定很多,民间有用燃放鞭炮向邻里报丧致哀的习俗。鞭炮有大小之分,一般情况下,告丧所用的均为小鞭炮,且其长度一般在1米左右。
3、入殓:入殓即将死者从停尸板上抬下来放入棺材之中。在放入棺材之前,孝子用钱纸烧好灰,请土老师(在民间信仰中,巫师是实施人神沟通的半人半神,他既代神传旨,又替人向神祈求,所以过去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土家语称巫师为“梯玛”,意为“”领头人”,“敬神的人”,但“梯玛”仅是极少数懂土家语的人对巫师的称呼,大部分人称本民族的巫师为“土老师”或“土老司”),将其灰均匀撒在棺材内,然后再用相关器具(如杯子、小碗等),在灰上倒扣出印来,一般情况下,逝者有多少数,就扣多少印,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一种对死者的悼念的方式。然后再由土老师和孝子把死者平放入棺内,有的地方用钱纸给死者做枕头,有的地方用房子上的“老瓦”(即年代较长的瓦)做枕头。特别注意的是,在棺材内,包括死者身上千万不能有任何铁的东西,还有稻谷等物品,这样会对后人不利,有的地方说,若死者身上有稻谷等东西的话,那么他的后代会遭受长“多骨”(即有的地方骨头长得特别突出,甚至多出骨头来)的惩罚。另外,如果棺材相对死者而言大了的话,一般情况下是用钱纸把空余的地方塞着(指两侧),以防止死者指丧时在棺材里滚动。
入殓之后,便开始设置灵堂(一般选择在堂屋),当然,灵堂的具体样式因地而异,但总体上,少不了以下方面:死者较大的照片(约为一尺见方),死者牌位,三牲(一般是由鱼、肉、酒等构成),水果,盛放香蜡的盒子等。一般情况下,为了表示后人的孝道,灵堂的设置都是比较讲究的,总体上都会给人一种宏伟之感。
灵堂设置好后,就要选择下葬的日期和地点,并以此来决定道场上时间,此过程要请风水先生根据死者的子、女、媳妇、孙子辈等相关人员的生辰八字与死者的生辰八字去“合”,再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和风水最好的墓地。测出来的日期有长有短,即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有的只须几天,有的则需半月左右的原因。

上一篇: 神农架白喜事|神农架殡葬习俗

下一篇: 湖北土家族现代丧葬仪式|土家族殡葬习俗

相关推荐

网站首页 服务热线 在线预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