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9-05-07 阅读(11179)
穷家没有月台,可以平地安栏杆,再穷连栏杆都可不用。有身分的人家,棺木例加红锦"落地罩",左右设幔帐,由外看不见守灵的丧家妇女。灵前扎素花灵帏,前挂白布灵帏,棺前设红锦大坐椅,椅前设灵桌,桌上设"闷灯"和五供。旗籍世家还在桌前设矮桌,上放"锡奠池",池左设"执壶"和"奠,备来宾奠酒致祭。如遇皇帝赐奠或尊长上辈致奠,即改设高茶几,以便立奠。汉人不设奠池,体统的人家设高茶几,预放香炉燃炭,备檀香,为来宾拈香致祭。次一等的即在五供内高香炉中放五炷高香或白速定,白纸黏妥,来宾举香后,仍插入炉中。月台中心设蓝布拜垫,上罩红毯,表示丧家不敢请来宾跪素垫,而由来宾自行揭去红毯以示谦逊。
接三 人死三朝,谓之初祭。习俗以亡人三朝必在望乡台上瞻望家中,所以三朝祭祀亡人,希望亡人尚飨,所以称"接三"。因必须送焚冥器,所以又称"送三"。接三本日,大户人家门外设对锣、对鼓或单锣、单鼓的"门,另在大门设梆子(即古代的"云板"),二门设□并站立回事人员,谓之全份。另在月台旁设置"清音"一部助哀。中等人家只有门吹、清音;中等以下人家就只有门吹了。中上人家的门吹都是一早就来,谓之"早上鼓",等而下之是"午上鼓"、"晚上鼓"。
接三之日来祭吊的客人、至亲好友应在上午,稍远一些的戚友多在下午。主人例备"炒菜面"款客。炒菜面就是炒几盘菜(以四盘为多数,也有六盘八盘的),另做打卤面条果腹。早年极富人家也不在接三之日预备全席,因人生的三面(初生时的洗三面、生日的寿面和死后的接三面)例不能少。入席时茶房必高声喊:"诸位老爷避屈啦您呐,改日造府道谢啦,请诸位大驾送三啦您呐喊得非常清脆可听,在没有一句命令式的话中,透出命令式的意思,所以茶房可谓北京一绝。当来宾到门,门吹必然打鼓,外场人多半喊一声:"响响鼓您呐!"于是男客三声鼓加吹大号,女客两声鼓加唢呐,大门梆子听见即连响四下(四下为哀音),二门的□也跟着敲四下。客到内门,回事的人在头前飞跑,高喊:"某老爷到","某太太到",门吹大锣随在客后敲响,来宾不必投刺。客至拜垫应奠酒的,即由本家奴仆执壶斟满爵内递给来客(其实壶内是凉水)。
上一篇: 天主教葬礼的功能
下一篇: 陕西殡葬习俗,陕西志丹县殡葬习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