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9-05-12 阅读(7055)
12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明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不能忘!也不敢忘!12.13国家公祭日,唤醒的不仅是记忆也是良知!
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明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让我们回头看看1937年的南京
[南京中华门 1937•2014]
1937年12月12日中华门防线被攻破。
2014年12月,车流匆匆,南京人平静温暖地生活。
[南京中华门瓮城1937•2014]
1937年12月,这座古老的城门历经炮火,伤痕累累。
2014年12月,瓮城成为5A级景区,孩子认真聆听历史。
[南京中山陵1937•2014]
1937年12月13日,24位中山陵警卫官兵壮烈牺牲。
2014年12月,游人碑前合影。国家无恙逝者安息。
[南京总统府 1937•2014]
193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被日军占领,灾难降临。
2014年12月,门前人流如织,盛世安好。
[南京中山门 1937•2014]
1937年12月17日,日军举行入城仪式,血腥屠城。
2014年12月,城门巍峨,梧桐成荫。
[南京总统府1937•2014]
1937年12月,日军在国民政府广场举行入城祭告式。
2014年12月,山河复原,再不见当年侵略者的足迹。
[南京江南贡院明远楼1937•2014]
1937年12月,当时的南京市政府被日本侵略者占领。
2014年12月,新建科举博物馆,黛瓦白墙,雅致安然。
[南京琅琊路17号1937•2014]
1937年12月,难民收容所,萧瑟的一瞬。
2014年12月,安静的小区,历史已别。
[南京师范大学教学楼1938•2014]
1938年3月,南京的难民儿童。这些笑容珍贵动人。
2014年12月,绿树成荫揭过历史的苦难。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938•2014]
1938年,女孩排成队日军暴行肆虐。
2014年12月,当年的战栗云散烟消。
明天请为遇难同胞默哀
明天就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首个国家公祭日。南京市政府8日就宣布,为了悼念死难者,在国家公祭仪式上,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全市主城道路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行人就地默哀1分钟。
明天,无论你在哪个城市,如果你听到鸣放警报声,无论在做什么,都请停下来,为遇难同胞低头默哀1分钟。
在默哀时有何讲究和规矩?曾在外交部礼宾司工作过的中国前驻蒙古国大使高树茂,为你解读一二。
·场合
默哀悼念可以在不同场合,因为在特定的时间点,无论在做什么,有组织地悼念缅怀逝者都是应该的。默哀可能是在纪念碑前,可能在墓地、大厅,甚至公共场合。
我们曾遭遇汶川地震的时候,全国默哀还有鸣笛,路上的行人在默哀的时候要驻足,就地默哀。默哀毕,才可以走动。这是以一种庄重的形式去缅怀逝者。
·着装
即便不是举国的公祭日,去出席私人葬礼时,肯定也是要注意着装的,这是对哀悼人最起码的尊重。如果是在正式的现场礼公祭台前默哀,那么在场人员要身着黑色或深色礼服,胸口还会佩戴白花。
如果戴着帽子,在默哀的时候就一定要脱帽肃立。
·时间
默哀时间一般为三分钟,这是国际惯例。民间对这个三分钟有一个解读,说《老子》里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三”在中国古代是最小的虚数,可以表示多的意思,借“多”来表达悼念之情。虽然无从考证,但这是民间中一种很美好的解释,人们的情感上也愿意这样相信。而实际,三分钟默哀是遵循国际惯例的一个合理时间。
当然,虽是国际惯例,但也不是必须遵循的。对于路上行人就地默哀的行为,就有可能缩短时间,1分钟就是非常合理的。
·动作
在默哀的时候,必须神色肃穆。默哀时如果彼此言笑,是非常无礼的行为,是对逝者的不尊重。默哀时要低头、站立、身体上半身微向前倾,也可闭目;有人还会将手附于心口处。意为不忘历史苦难中逝去的生命,不忘和平的珍贵。
以上摘自 人民日报
“南京大屠杀是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教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意义在于让国人的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上一篇: 武汉城区殡葬服务的东郊公墓墓穴最多
下一篇: 云南巧家县农民工讨薪喝药自杀
相关推荐